9月26日下午,学校职业教育与发展规划研究院在图书馆二楼长江航运文化自有学术资源库举办2025年第二批“职教学术沙龙”项目第二期交流活动。本次活动以“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团体辅导的理论要点与实践技巧”为主题,由2025年第二批“职教学术沙龙”项目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丹老师担任报告人,活动由职业教育与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湖北省职业教育科研改革试验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领域)首席专家何应林研究员主持。
陈丹老师以暖场游戏“命运扭扭蛋”拉开活动序幕。随后,她结合自己丰富的学生职业发展团体辅导经验从理论要点和实践技巧两个部分进行了精彩的讲解。在理论要点部分,陈丹老师指出,应抓准高职学生的技能导向明确但职业认知浅、实践意愿强但规划能力弱、就业需求迫切但职业信心不足等职业发展特殊性,用好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舒伯生涯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四个实用型职业发展理论,明确职业发展团体辅导的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规划行动三个核心目标,并理解团体自身的初始、过渡、工作和结束等四个发展阶段。
在实践技巧部分,陈丹老师分团体组建、活动设计、引导技巧和后续跟进四步,介绍了团体辅导的“落地方法”。她指出,团体辅导应科学分组,可以将不同专业、年级、性别的学生分为一组;可以设计职业认知、技能提升、求职技巧等不同类别的活动,活动中应“少说教、多体验”;引导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追问、具体提问和正向反馈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活动结束后,还可以为学生建立职业成长档案、对接实习资源和开展有针对性的小范围辅导,不要“一结束就散场”。

陈丹老师作报告
活动最后,现场教师积极参与互动,围绕“如何提升大三学生参与度”“如何设计贫困生励志教育团辅”等问题与陈丹老师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交流。

现场交流分享环节
此次“职教学术沙龙”报告的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为高职院校教师开展学生职业发展团体辅导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与实用的方法。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把所学技巧运用到主题班会和团体辅导等活动中去,助力学生在职业发展道路上找准方向、增强实力、自信前行。